(资料图)
上周,进入胶着期的苏皖小麦市场情况出现了新的变化,可以作为政策性粮食储备用的标准品小麦继续稳扎稳打,市场价格再上一层楼。而之前风头十足的饲用小麦开始进入调整模式,不仅市场价格裹足不前,部分区域还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回调。而面粉企业喜好的次标准品小麦也开始有一定程度的上涨。
我们还是习惯性用统计图表说话:
上周南京国家粮食交易中心的小麦招标采购仅两场,数量也较小,但我们可以明确地看到,之前密集成交的2800元/吨已经开始持续流标,成交价集中在2840元/吨,且是2023年小麦标准品较多的区域,从成交价倒推库点净粮出库价不会低于2800元/吨,较新季小麦开秤时出库价已上涨了接近300元/吨。
上周,安徽省储小麦挂牌收购接近尾声,市县级政策性储备小麦开始接棒,从以上统计图表来看,成交率并不理想,除红麦集中度高的淮南市级储备小麦招标采购成交价为2840元/吨之外,其他偏北企业需要2880元/吨才能有效成交,折合净粮出库成本同样是高于2800元/吨的。
接下来我们再看看对苏皖地区影响比较大(尤其是江苏)的福建储备粮小麦的招标采购成交情况,7月28日公平性和代表性极强的厦门市储备粮集团管理公司招标采购2023年小麦20500吨,全部成交。底价3180元/吨,最终成交均价为3020元/吨。虽然说折价率很高,但是基于底价高的基础,这也是福建地方储备粮的习惯,正常是不会流标的。从成交价扣除交易费,如果选择海运集装箱运输方式,折合苏皖地区门点净粮出库价依然是高于2800元/吨的,应该说虽然竞争很激烈,但最终成交价还是非常理性,也是切合市场实际情况的。
结合以上苏皖区域的政策性小麦招标采购成交情况和与之关联性极强的福建区域的政策性小麦招标采购成交情况来看,目前苏皖标准品小麦已是更上一层楼,出库价已稳稳地站在2800元/吨上方。结合成交率分析,接下来苏皖区域标准品小麦依然会保持稳扎稳打的坚挺走势,甚至看不出任何回调的姿态。
接下来我们再关注一下中央储备粮上周的小麦招标采购情况,虽然采购数量开始下降,但成交率也同样随之下降,这和苏皖地区的政策性储备小麦招标采购情况较为类似,同样是和之前相比,成交率再次开始下降,这意味着要么市场标准品小麦数量开始减少,要么整体市场依然看涨标准品小麦。
综合以上对苏皖区域及全国范围的政策性储备小麦招标采购的分析,结合饲用小麦和面粉加工企业用的次标准品小麦市场情况,笔者以为2023年新季小麦市场分化特征已出现,缺与不缺的特征也已体现,那么后市那个品类的空间较大也不难判断。但在筹码相对松散的市场状况下,即便是稀缺的标准品小麦,当前和接下来一段时间出现大幅上涨的可能性并不大,因此对于持仓和谋划建仓的朋友来说,耐心依然是最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