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在连云港市检察机关召开的“检润创新 益企同行 ”新闻发布会上,市检察院检委会专职委员任进强通报了全市检察机关知识产权综合司法保护工作情况,市检察院第三检察部发布了《连云港市检察机关“检润创新、益企同行”知识产权综合履职工作实施方案》及知识产权保护典型案例。
新闻发布会现场
一、全市检察机关办理知识产权案件总体情况
(相关资料图)
2022年以来,全市检察机关共办理知识产权案件24件67人,其中侵犯商标权类犯罪案件23件66人,占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案件总数的95.83%。办理的知识产权案件主要涉及以下罪名:假冒注册商标罪8件,占比34.78%,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13件,占比56.52%,非法制造、销售非法制造注册商标的标识罪1件,占比4.3%;侵犯商业秘密罪1件,占比4.35%。
二、强化组织领导,夯实知识产权专业化基础
一是加强集中统一履职,配齐办案力量。市检察院在全省率先成立知识产权办公室,配置专门检察人员,从事知识产权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诉讼检察工作,指导两级检察机关构建知识产权全链条一体化保护格局。截至目前,连云港市七家基层检察院均已成立知识产权检察办案团队建设,率先实现知识产权检察专门机构全覆盖。二是强化学习研究,提升队伍专业化水平。为加强专业能力建设,市院通过开展业务培训、发布知识产权典型案例、知识产权案件集中诉前汇报等多种形式有效指导全市规范办案,进一步提升全市知识产权案件办理水平。
三、聚焦检察办案,提高知识产权综合司法保护水平
一是强化提前介入工作。今年以来,两级院对侵犯知识产权案件实现“四大检察”提前介入全覆盖,积极引导侦查机关全面固定基础性、关键性证据。市院带头同步提前介入2起疑难复杂案件,引导公安机关对涉侵犯著作权、涉侵犯商业秘密犯罪固定完善证据,进一步夯实证据链条。二是建立同步审查机制,实现一体化保护。两级院依托“一案三查”审查机制,充分发挥集中统一履职优势,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诉讼检察官共同审查案件、参与案件研讨,从多角度对案情进行分析研判,及时发现民事、行政、公益诉讼案件线索,积极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三是加大刑事打击力度,贯彻落实宽严相济、少捕慎诉慎押刑事政策,依法打击各类涉知识产权案件,充分保护企业合法权益,当宽则宽、当严则严。四是依法能动履职,力求工作实效。市院组织对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案件开展集中公诉,形成有力震慑。
四、聚焦区域发展,打造港城知产保护检察专属名片
一是聚焦重点产业领域,精准服务保障企业创新发展。两级检察机关聚焦生物医药等全市重点产业,主动延伸检察职能,同步制定配套工作办法,推出“点对点、面对面”知识产权法律服务,加强对重点企业保护。市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何建明多次进企业走访调研,深入了解检察机关服务和保障优化营商环境情况,听取企业对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等方面的意见建议。各基层检察院突出当地特色,针对性开展知识产权保护活动,为企业答疑解惑,不断增强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二是服务保障地方工作大局。市检察院树立能动检察理念,积极参与融入城市治理。发挥知识产权检察履职优势,对园博会特殊标志、会徽、吉祥物、口号等知识产权进行综合保护。三是服务区域特色强化地理标识保护。深入了解地理标志商标使用情况及遇到的法律问题,为重点强化地理标志检察保护,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打造海洋生态保护“连云港样板”打下良好基础。
五、开发掌上服务平台,创新保护新格局
连云港市检察院开发的“知产小智”服务平台已经上线,依托该平台加大对知识产权的宣传保护,通过提供法律咨询、法律宣传、线索控告受理、法律法规查询等多项服务,努力打造具有连云港特点的“线下+线上”“司法+行政”知识产权大保护格局。拓宽知识产权维权渠道,帮助企业处置涉知识产权案件线索,有效帮助企业实现快速维权。
通讯员 范伟义 孟婧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张凌飞
校对 陶善工